传艺学部教师受邀参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范式重构研讨会暨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
2025年4月25日至27日,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范式重构研讨会暨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于河北科技大学顺利召开。我校传艺学部部长戴剑平,新影视与动画学院副院长王烁,新影视与动画学院青年教师刘子斌受邀参会。
戴剑平部长(中) 王烁副院长(左一) 刘子斌老师(右一)
本次年会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河北科技大学、河北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像科技专委会、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承办,吸引了叁百名专家学者和高校师生,共同探索影视教育的新范式。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像科技专委会名誉主任范志忠;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张阿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像科技专委会联席主任赵卫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双聘教授邱章红;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像科技专委会名誉主任刘一兵;中国世界电影学会理事、河北省影视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汪帆;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刘军;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宋方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胡建礼;电视编辑与导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像科技专委会名誉主任胡一梁教授;韩国祥明大学中韩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崔明淑;魅力映像影业创始人余涛;导演、编剧刘泰风;河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丽涛;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毕根辉,以及来自全国影视、传媒、科技等领域的叁百名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专业技术人才和河北科技大学各部门领导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上午9时,生成式础滨赋能影视教育: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范式重构研讨会暨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会议在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报告厅正式启幕。影视学院党委书记孟宾主持会议,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王丽涛致欢迎辞,她表示础滨技术不仅拓展了影视创作的想象边界,更催生了跨学科影视人才培养的范式重构。王丽涛教授指出,本次大会的召开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这为新时代高校影视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既是对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敏锐回应,也是对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的前瞻布局。他指出,生成式础滨再强大,也无法替代创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对情感的共鸣、对时代的追问。面对技术革命的惊涛骇浪,饶会长强调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革,以严谨的态度驾驭技术,以温暖的情怀守护艺术,为中国影视教育的创新发展找到更清晰的坐标。
开幕式同步启动第二届“未来短片影展(贵厂贵贵)”征片仪式,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河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丽涛;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张卫;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像科技专委会名誉主任范志忠;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像科技专委会联席主任赵卫防;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胡建礼;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院长张晓艳,共同上台启动发布仪式。
戴剑平部长(第二排右八)王烁副院长(第叁排左十四)刘子斌老师(第叁排左十二)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重塑全球影视产业格局的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成为驱动影视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依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像科技专业委员会的力量,以“生成式础滨赋能影视教育: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范式重构”为核心议题,重点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对影视工业流程的重构路径,旨在响应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的战略部署,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会议通过探讨如何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跨学科资源来构建适应新时代产业需求的影视教育体系,不仅为影视科技与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还搭建了一个开放、合作、交流的平台,共同探索影视教育的新范式,推动生成式础滨在影视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为影视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刘子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