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智能传播学院新闻系开展集体磨课教研活动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传艺学部新闻与智能传播学院新闻系于5月15日至5月22日,以课程为单位开展集体磨课教研活动。新闻系40余名教师参与,围绕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设计优化及师生互动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教学与时俱进,优化课堂设计
《跨文化传播》课程研讨会上,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多样化经验。
张宏峰老师提出通过优化笔笔罢视觉呈现与教学内容更新,融入主流媒体变革案例,增强课程时代性。
《电视摄像》课程高立方老师通过美化课件、鼓励学生投稿实践平台“传艺融媒体”,提升课堂氛围与实战能力,多篇学生作品已刊出,取得突出成果。
《新闻评论》课程陈振云老师强调在多模态教学中引入视频解析与热点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新闻敏感度。《广告学概论》课程赵云丽老师进一步提出利用础滨技术辅助教学,强化课堂互动效率。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互动模式
多位教师聚焦学生参与感与科研能力培养。《短视频创作实训》课程何青欣老师分享通过课前阅读任务布置、课堂点名走动等方式提升教学参与度。
新闻系主任林榕老师在《新闻采写实训》和《社会调查》课程中融入科研方法训练,倡导“一对一面聊”个性化指导。
周依萌老师提出在《新闻编辑》课程里通过“一分钟小练习”等创新方法以保持学生专注力。王蒙老师则强调案例教学与逻辑梳理的重要性。
《娱乐新闻报道》课程张宇欣老师结合融媒体时代对娱乐新闻行业的新要求,提出了 “案例导入 + 模拟实战” 的双轨教学模式。
《娱乐新闻报道》课程王雪扬老师在原有理论框架基础上,新增 “娱乐新闻伦理与法律” 专题模块,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行业现象,提升职业素养。
《新媒体实务》课程教师王斯丹和杨晓君齐聚线上会议室,提出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绎、在线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媒体实务知识。
此外,教研室成员还深入课堂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许琪老师积极参与学生讨论,带动课堂氛围。其他教师提议,持续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并挑选更具典型性案例,以更好引导学生。
骨干教师深入课堂
院领导深入课堂
新闻与智能传播学院领导对新闻系的磨课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指导意见与充分可定。
王睿副院长指出,要重视课堂内容设计,包括教案目标、重点、提问、参考文献的结构化、系统性,一堂课内容尽量设计几个听课高潮点等,并建议将前沿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构建“经典-前沿”的知识图谱。
周海英院长强调,今后要加强师生互动,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她说,新闻系这次集体磨课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经验共享平台,通过多维度探索为新闻传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新闻系主任林榕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进教学创新与科研实践,助力学生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卓越新闻人才。
撰稿人:林榕
图片:新闻系教研室
复审:刘武
终审:吴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