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创新赋能:2025年跨境电商人才发展论坛的实践与启示
在关税波动成为常态、础滨技术重塑贸易链路的当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如何破局?2025年6月17日,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的“2025跨境电商人才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校企合作对接大会”上,政产学研各界精英共商对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柏育红带队,管理学院学科带头人邹辉霞教授、市场营销系主任陈庆盛及专任教师刘欣、陈妍一行五人深度参与论坛,不仅展示了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华立方案”,更带回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沿洞察与实践启示。以下是我校参会团队的核心收获与思考。
图1 活动由广州华立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柏育红主持
一、 直击痛点:打造“懂平台、精数据、通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供应链
论坛伊始,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馨女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行业最紧缺的是既懂平台运营,又会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 这正印证了我院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精准方向。我们的“华立方案”核心在于构建“需求驱动、实战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早在2020年,管理学院学院即开设跨境电商方向,构建了 “专业基础 + 跨境模块 + 实战实训”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如《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实训》等,不仅涵盖国际贸易实务、支付结算等基础,更率先融入AI选品分析、区块链供应链管理等前沿实用技能模块,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迭代同步。陈庆盛主任在“跨境电商合规管理”专题研讨中分享了我院将欧盟跨境数据流动规范等国际规则纳入课程的前瞻做法。这让学生在校园阶段就能深刻理解“关税战背景下如何通过合规管理稳住基本盘”等行业核心痛点,培养其驾驭国际规则的商业敏感度。正如论坛主旨报告所强调的,新时代跨境电商人才需“既懂技术又通商业”,我院通过 “专业课程 + 区域研究 + 国际规则”三维课程群,正系统构建这样的知识能力图谱。
二、深化协同:构建“从课堂到口岸”的全链路实战育人生态
产教融合的精髓在于“真场景、真项目、真成长”。论坛期间,我院与京东国际物流等头部公司就共建海外仓实训项目达成初步意向,这将有力完善我院“从课堂到海关口岸”的实践教学闭环。我们的“实战化”探索已结出硕果:管理学院实训楼内,百胜餐饮、洋葱集团牛顿科技等知名公司人才培养基地熠熠生辉。这不仅是招牌,更是100余名学生通过“海印翱惭骋实习生计划”等深度参与公司实战的见证,其中11人成功入职便是育人成效的最佳注脚。论坛见证了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生态圈的壮大。我院作为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与福建亿学教育科技集团现场举行了跨境电商创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项目签约仪式(图2)。同时,颜值立方、广西城职大、北京城院、广东新安职院、深职大商务外语学院、龙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跨鲸教育等众多伙伴加入,标志着人才共育“资源池”实现质的升级扩容。
柏育红常务副校长在校企对接会上精辟总结:“当学生在实验室运用AI选品系统,在实训中处理真实的中东市场订单,毕业时自然能无缝对接行业需求。” 这深刻揭示了产教融合的核心价值——让人才培养场景无限趋近于真实商业环境。引入头部公司资源、共建高价值实训基地、融入行业共同体,是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要敢于将学生置于真实或高度仿真的商业环境中锤炼,缩短其岗位适应期。
图2 邹辉霞教授代表学校与公司项目签约仪式
三、 面向未来:规划“教学研服”一体化的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基地
市场营销系主任陈庆盛老师在“跨境电商合规管理”专题讨论中,分享哈哈哈了欧盟跨境数据流动规范等国际规则纳入课程的做法。这种前瞻性布局,使学生在校园阶段就能理解“关税战背景下如何通过合规管理稳住基本盘”等行业痛点问题。正如论坛主旨报告强调的,跨境电商人才需要“既懂技术又通商业”,管理学院通过“专业课程 + 区域研究 + 国际规则”的三维课程群,正在构建这样的知识体系。

图3 管理学院教师代表与ebay公司现场交流合影
“当 AI 生成的产物设计图正在实验室流转,当学生团队在虚拟仿真系统中完成第 100 单中东市场交易,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学场景的革新,更是人才培养范式的重构。”管理学院后续将提出“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基地”的建设规划——该计划将整合学院现有的 VBSE 跨专业综合实验室、区块链应用实验室等资源,引入实时跨境贸易数据接口,打造“教学-研究-服务”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这一规划与广东省“支持跨境电商赋能实体经济”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也响应了论坛提出的“构建全球化人才生态体系”的倡议。据邹辉霞教授介绍,新基地将重点开展两项创新:一是与广东跨境电商产业带公司合作,开发实战项目,让学生直接参与本土品牌的国际化运营;二是联合行业协会推出 "跨境电商人才技能认证",将教学成果与职业发展无缝对接。未来的产教融合平台需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认证评价功能。要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带,将人才培养嵌入区域经济发展脉络;推动“课证融通”,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
图4 管理学院教师代表与深跨协教育研究院负责人现场交流合影
四、拥抱变革,共育“驾驭波动”的跨境新力量
论坛虽已落幕,但思考与实践永不停步。此行,我们不仅带回了宝贵的合作协议,更深化了对跨境电商人才“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教改动力,将公司最迫切的需求深度融入课程体系与育人模式创新,才能培养出邹辉霞教授所期待的“能驾驭波动的跨境操盘手”。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刘建珠教授在报告中呼吁“打破教室围墙”,这已成为行业共识。广州华立学院管理学院正以“产教融合”为笔,用扎实的行动书写着这份打破与重构的答卷。我们相信,持续深化“华立方案”,不仅能为大湾区跨境电商新生态注入强劲人才动能,其探索路径与实践经验,亦能为兄弟院校推动新商科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让我们携手,共同赋能跨境新生态,培育时代所需的新商科英才!
文字:陈庆盛 刘欣
图片:陈庆盛 刘欣
编辑:王金淼
审核:陈庆盛 周晓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