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学工信息>详细内容

学工信息

【百千万工程】青春赋能硒乡&苍产蝉辫;心护桑榆晚晴——华立学子横水村叁下乡行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0 2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7月5日至10日,广州华立学院“守护侨都新‘硒’望之队”走进江门市崖门镇横水村,以“硒+康养+心理关怀”为核心,开展了为期六天的乡村实践活动。来自护理、汉语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同学协同发力,从富硒产业的影像记录到老年心理的深度关怀,从科普知识的田间播撒到温情互动的心灵共鸣,学子们用青春力量为硒乡注入活力,让“老有所安、硒有健康”的愿景在横水村落地生根。

镜头里的硒乡:记录土地的“希望密码”

男人躺在草地上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男孩和女孩在草地上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图为队员在富硒稻田拍摄              图为队员们深入拍摄富硒作物

2025年7月5日至6日,团队首站聚焦横水村富硒资源的挖掘与传播。队员们化身“乡村记录者”,扛着相机穿梭于金黄稻田与古朴村落间,用镜头捕捉富硒土壤滋养下的作物生机、村民劳作的鲜活场景,以及村落依托富硒资源探索产业升级的努力。团队成员说“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土地与硒的故事,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底气。”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同学负责后期新闻稿的投稿,运用专业的叙事技巧,确保素材质量。

图为队员们为长者细心讲解手册

 

微信图片_20250712095415

图为小红书宣发视频 

微信图片_20250712095422

图为微信视频号宣发视频

这些素材被剪辑成宣传片,投放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为横水村富硒农产物拓宽了认知度。同时,在崖门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的支持下,队员们启动“微量元素硒科普课堂”,入户为长者讲解硒元素在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00余份,覆盖20户家庭。“您看这张图,富硒食物能帮身体‘挡’住有害自由基呢!”生动的讲解让老人们频频点头。

图片包含 图形用户界面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图为队员们自制的富硒宣传手册

心田上的守护:专业关怀点亮“夕阳红”

2025年7月7日至8日,团队将重心转向老年心理健康,携手横水村村委会开展系列关爱行动。7月7日,队员们深入村户启动问卷调查,问卷由护理专业队员主导设计,严格依据护理学“生物-心理-社会”整体观和老年心理学核心维度,并选用信效度良好的量表;汉语言专业队员则优化语言表达,确保共情式提问的(如“您最近晚上睡得香吗?”)清晰、亲切。

桌子上放着许多蛋糕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图为队员们与长者围坐交谈            图为队员为老人精心准备的礼物

调研中,队员们与长者围坐交谈,从一日叁餐到内心期盼,耐心捕捉真实心声。一位老人填写问卷时因怕写错而犹豫,这一细节为后续关怀提供了立体参考。7月8日,“守护心灵,情暖夕阳”主题行动中,护理专业队员用专业量表开展细致测评,并初步筛查潜在心理风险。现场暖意融融:银发爷爷听问卷介绍时眼弯成月牙,奶奶在乡音讲解中舒展皱纹,接过含毛巾、纸巾的帆布包时笑逐颜开。“这不仅是测评,更是心与心的交流。”队员说。

硒望里的回响:双向奔赴绘就振兴景

图为队员在活动现场向长者们递送礼物与手册合影

2025年7月9日至10日,活动进入收尾阶段,却涌动着更深的温情。9日,队员们继续开展心理测评时,明显感受到科普成效:老人们对富硒环境好处的认知加深,不少人主动凑上来询问硒的益处。10日,最后一天的测评中,老人们认真听题、仔细作答,结束后总说“多给我们讲讲这些知识吧”,直白的期待里满是信任。

六天里,团队不仅完成了富硒产业宣传与老年心理调研,更实现了青春与乡土的双向成长。护理学队长感慨:“课本里的‘个体化关怀’,在面对听力不好的奶奶时,变成了放慢语速、配合手势的临场应变,这是最生动的实践课。”汉语言专业同学则体会到:“用乡音传递知识,让沟通零距离,语言的力量在乡村尤为珍贵。”队员们则从老人的笑容中读懂“奉献”:“当爷爷说‘你们像我的孙辈’,才懂陪伴的意义。”

此次实践,华立学子以多学科专业视角(护理的深度关怀、汉语言的沟通桥梁、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赋能)赋能硒乡,让富硒知识扎根乡村,心理关怀温暖桑榆。在富硒沃土上,他们既耕耘产业希望,更守护长者精神家园,共绘产业兴旺、人文和谐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图为队员们与村委会工作人员温馨合影

 

编辑:叶秋平 唐欣茹 摄影:守护侨都新“硒”望参与人员 初审:李季霞 赵方祎 复审:张丽芳 责编:刘颖芳 终审:李建恒

终审:健康与护理学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学校邮箱
  • 教务系统
  • 科研系统
  • 协同翱础
  • 联系方式
  • 教学日历
  • 图书资料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