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下乡触中山向阳开花筑梦队来南桥村啦!
讲村史 展村史 传村史
中山向阳开花筑梦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了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进一步加强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街道南桥村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对该村历史及其经济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充分挖掘当地文史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助力“百千万工程”开新局。
故此,2023年8月14日至8月18日,广州华立学院三下乡中山向阳开花筑梦队,前往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镇南桥村开展“讲村史 展村史 传村史”多彩乡村项目。0
1
多方支持与协助
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得力于五桂山街道团工委和南桥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南桥村村委作为队伍的坚实后盾,为活动的开展和队伍的工作提供了多方面指导与建议。让下乡队伍在活动期间更加的放心、安心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苍产蝉辫;8月14日上午,向阳开花筑梦队在南桥村村委会议室开展动员大会。村委会成员对南桥村当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双方就情况对活动安排进行了协调与细致的修改。大家对本次活动的圆满完成充满期待。
河小青
志愿服务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更进一步的发挥青年志愿者的实干作用。8月14日上午十点,中山向阳花开筑梦队在村委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和平村开展河小青志愿活动。
&苍产蝉辫;天气炎热,河流湍急,队伍成员在河道边重复着弯腰、起身的动作,认真拾起河道两旁的垃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期间也与当地游客和本地经营者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了和平村的旅游特色以及当地居民对周边环境的评价以及公共设施的需求,后跟村委进行了反馈。
03
参观当地产业
下午两点,文旅负责人代表带领下乡团队参观村里的特色产业,途径南坑、石莹桥、南坑尾等多个自然村,参观了桂山泉加工工厂、知青茶场、美途露营等地。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增加了当地的特色产业的了解,如依靠山上泉眼生产的天然矿泉水如何加工包装,中山特产五桂山红茶的生产与销售,以及中山古琴协会与北枫老同学部落的旅游营地的运作情况。
在文旅负责人的讲解下,我们深刻了解到了近年来,南桥村在进一步探索红色引领绿色发展道路,挖掘红色资源,盘活集体资源,将乡村振兴与旅游产业结合,加速“红色与美丽”同频共振。
参观红色景点
8月15号,中山向阳开花筑梦队在南桥村委的指引下,自发组织参观南桥红色文化纪念区。其中有中山党史教育基地、石莹桥十六烈士纪念碑、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粉碎日、伪“十路围攻”主战场遗址等。
01 南桥村史馆
南桥村不仅是绿色产业景区,更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
南桥村史馆位于南桥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史馆中罗列着悠久的红色历史,从建村到发展,抗日战争的先烈门也曾在五桂山进行过抗日游击活动。
纵使革命战火纷飞,六路围攻、十路围攻、四路围攻、“五九”反扫荡,抗日游击队英勇抗击,使南桥人民热情高涨,胜利的号角响彻山谷的历史被一一记载。
02 粉碎日、伪“十路围攻”
主战场遗址
黄春华摄(2021年5月)
粉碎日、伪“十路围攻”主战场遗址位于五桂山城桂路旁牛爬石山至大帽山之间。
1944年1月31日,日伪军分十路围攻五桂山区。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派出主力部队布防于石莹桥山岭,扼守敌军必经之路的大帽山至牛爬石一带制高点。是日晨,日、伪军一路约1000余人从桂南经牛爬石进入石莹桥,埋伏在大帽山一带的游击队给敌人予迎头痛击,双方激战到下午,敌方发动多次冲锋,均被击退。
03 珠江纵队
司令部旧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中山市五桂山街道南桥村,原为古氏宗祠,由乡绅古腾芳兄弟于清道光年间为纪念开村先祖古琪胜而捐资兴建,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以古氏宗祠为中心,建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1945年1月15日,在古氏宗祠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抗日队伍逐渐发展到3000多人,成功地粉碎了日伪的“十路围攻”、日军的“四路围攻”和“五·九大扫荡”,经历大小战斗140多次,有340多位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永远将忠骨埋葬在崇山峻岭之中。
04 石莹桥十六烈士纪念碑
在南桥村石莹桥山脚的河边大石旁立有石莹桥十六烈士纪念碑,该石碑立于1993年,纪念碑高6.86米,其中台阶9级高1.96米,碑高4.9米,碑上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字,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政委梁嘉所题。
碑座阳面有碑志,记载了抗日战争后期的1945年5月,日军大规模“扫荡”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在此地被杀害的16名抗日游击战士的英勇事迹。
05
活动总结
8月15日下午六点,参观结束后,队长对两日行程进行了汇总,总结了活动不足,结合实际规划了接下来的活动内容。
团队团建
晚上八点,团队成员齐聚营地,讨论第二天的活动内容,大家共同期待能够圆满完成此次夏令营活动。
中山向阳花开筑梦队实地走访南桥村,经过社会调研、深度访谈,新媒体宣传等形式,了解当地红色资源优势,共建湾区乡村发展新业态,让暑期“叁下乡”实践活动持续走深走实,不断推动“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愿景。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