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立学院携手暨南大学成功举办新任教师启航培训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助力新教师快速融入角色、提升育人能力,7月5日至6日,广州华立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与暨南大学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2025年广州华立学院新任教师启航培训班”。本次培训依托暨南大学优质教学资源,为110名华立新教师的职业生涯扬帆起航注入强劲动力。
培训班于7月5日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正式拉开帷幕,广州华立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柏志全主任、暨南大学教育学院熊卫华院长等出席了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柏志全主任代表广州华立学院对暨南大学相关部门及授课专家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全体参训教师表示热烈欢迎。柏主任强调,新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此次培训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核心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他指出,本次特邀的授课专家均为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经验丰富、成果斐然,培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柏主任对新教师提出三点期望:一要专注学习,勤于思考,积极互动;二要学以致用,结合教学实践大胆探索,提升育人水平;三要严守纪律,保障学习安全高效。&苍产蝉辫;他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教师满载而归。熊卫华院长则在开班致辞中深刻阐述了教师成长的核心理念。他着重强调叁点:确立崇高教育观与职业追求。勉励新教师追求“高贵的单纯与进步的优雅”,静心育人,超越功利化的“闪耀”;聚焦学生,理解对象。&苍产蝉辫;指出好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观念与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而非单向灌输;养成反思性实践习惯,将新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效融合。
广州华立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柏志全主任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熊卫华院长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名师领航,系统赋能,精准提升。本次培训紧密围绕新教师核心需求,由暨南大学优秀教学专家倾囊相授。首先,国际商学院院长吴菁教授深度解析《领悟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不仅解析了教学规范,更深情分享其职业成长心路。她强调“选择教师职业即选择了一份与学习、成长、快乐紧密相连的事业”。吴院长结合自身经历以及跑马拉松的经验,鼓励新教师“将差异视为成长机遇”。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吴菁院长作《领悟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专题讲座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鲁路作《新教师怎样备课》专题讲座。深刻指出备课实质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她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运用、理论课与实验课四个方面进行讲解,指出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鲁教授以《生物材料》课程为例,生动展示了如何根据学生基础和学科前沿动态重构教学内容,将传统的“材料分类”主线转变为“临床应用问题导向”的融合知识结构,并分享了45分钟课堂设计的黄金法则,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跨界整合能力。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鲁路作《新教师怎样备课》专题讲座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黄俊卿老师以“贯通古今理法,竞展百草芳华”为题,作《什么样的教学是“好教学”》的主题讲座。黄教授在诠释“好教学”时,深情分享其职业成长经历,强调“所有努力终将被看见”的信念。他通过三个育人故事,生动诠释了好老师的核心特质:不辜负学生的期待、持之以恒地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与学生建立深刻的情感共振。黄教授以中药学课程为例,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教学需求结合,运用临床案例、历史沿革、诗词文学(如《红楼梦》)及科研前沿(如中药在防疫中的应用)等多维度资源,构建“博古通今、理论到实践”的生动课堂。他强调,教师应立足学科价值、发挥个人特色,并善用提问、小组讨论、过程性评价等工具,让知识传授成为有温度的情感连接,最终点燃学生对学科的热爱与信心。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黄俊卿作《什么样的教学是“好教学”》的主题讲座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谭有超在《科研驱动、宏微观融合的课程思政模式分享》讲座中,从团队介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样例三大板块深入阐述了其课程思政模式的核心:以科研项目为驱动源泉,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鲜活教学案例;通过“宏微观融合”方法,将宏大思政目标自然融入微观专业知识教学。他提出了“内容无形,教学无声,处处有思政(隐性),处处无思政(显性)”,各位老师听后深受启发。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谭有超作《科研驱动、宏微观融合的课程思政模式分享》讲座
暨南大学文学院郭世强教授通过展示其荣获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的《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实录视频,生动诠释了“好教学”的设计逻辑。他重点强调三大核心理念:一是课程思政需“软融入”,精准匹配专业知识点;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成功的基石,须从“知识传授、专业能力培养、课程思政融入、学科素养提升”四个维度精准设计;三是45分钟课堂需精心组织案例素材、设计教学流程并投入饱满情感,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达成。郭教授以其“一条过”的真实课堂录像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深度备课和明确目标导向,打造高效、有深度、有感染力的“金课”。
暨南大学文学院郭世强教授作课堂教学分享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田明教授以《如何备战青教赛》为题开展主题讲座。在讲座中,他犀利指出:教学竞赛本质是“转化”能力的比拼。他强调三大核心素养(专业素养、教育教学素养、践行教育家精神)是竞赛根基,批判备赛误区是过度依赖技术手段弱化教师主导作用。田教授提出“三重境界”评价标准:教学技术达标为合格,专业素养扎实为良好,践行教育家精神方为优秀。他特别警示新教师:竞赛成功源于深度积累,需聚焦“代表性知识点提炼”“学情精准把握”“深入浅出表达”,避免“为赛而赛”的形式主义。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田明作《如何备战青教赛》讲座
为期两天的培训内容充实、互动深入。专家讲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案例分析紧贴教学实际,为新教师提供了从理念认知到方法实操、从教学设计到课堂评价的全方位、系统化指导。参训教师普遍反馈,此次“启航”之旅收获丰硕,不仅有效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更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与信心,为教学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广州华立学院在深化教师培养机制、强化高水平校际合作方面迈出坚实一步。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构建多元化、高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培训现场
现场交流环节
广州华立学院新任教师启航培训班合影
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7月7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