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学院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
筑牢育人根基 锻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党中央对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近期,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全院教职工开展了一项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本次学习以国家最新政策法规为纲,以典型案例为鉴,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 高位部署,系统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学院高度重视此次专题学习教育,将其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关键举措。活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1. 政策法规深研细读:学院组织教职工系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对于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核心文件。通过集中领学、分组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明确新时代教师的崇高使命、行为规范和责任担当,特别是对“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守廉洁自律”等核心要求进行了重点解读和反复强化。
2. 教育家精神引领浸润:将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贯穿学习全过程。引导教职工深刻领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自觉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
3. 长效机制建设研讨:结合学院实际,围绕如何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展开深入讨论。重点研讨了如何将师德第一标准融入教师招聘引进、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评优奖励、导师遴选等全过程,严格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强化日常教育引导、考核监督和违规查处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 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划清行为底线
为使学习更具针对性和震慑力,学院精选了教育部及近期社会公布的高校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重点剖析了如“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宋某不正当师生关系案”、“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辅导员舒某骗取学生费用案”等具有代表性的反面教材。
通过案例警示,深刻揭示了师德失范行为的严重危害性,让全体教职工深受触动。大家一致认识到,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职业行为准则“底线”和“红线”,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违规兼职兼薪、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损害学生权益、不正当师生关系等行为,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叁、 聚焦特色,强化继续教育师德要求
结合继续教育办学特点和学员(多为在职成人)实际,本次学习特别强调:
1. 规范教学与服务:要求教师恪守教学纪律,精心备课授课,保障教学质量;在面向成人学员的管理服务中,坚持公平公正、廉洁自律,杜绝任何形式的“微腐败”。
2. 尊重学员权益:强调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员人格尊严和学习权益,严禁任何形式的歧视、侮辱或不当要求。
3. 学术诚信与规范:在涉及科研、论文指导等环节,教师需以身作则,恪守学术道德,坚决抵制抄袭剽窃、篡改数据等不端行为,并引导学员遵守学术规范。
4. 行为管理:严禁利用学校资源谋取私利。
四、 总结提升,巩固成效迈向新征程
通过此次专题学习教育,全院教职工普遍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进一步增强了作为人民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
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
要时刻对照《十项准则》检视自身言行,做到慎独慎微、自省自励。
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坚决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和学院声誉。
要立足继续教育岗位,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学院将以此次专题学习为新的起点,持续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督与管理,努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师德师风高尚的新时代继续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广州华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025年7月7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