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

欢迎访问广州华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群导航

广州华立学院

行政机构

教学单位

其他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院系资讯>详细内容

院系资讯

南粤党史映征程微影传情颂辉煌
——广州华立学院党史微视频比赛评审圆满落幕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龚小艳 发布时间:2025-06-20 09:54:36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6月13日下午,由广州华立学院党委、共青团广州华立学院委员会广州华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研习社承办的“南粤党史映征程、微影传情颂辉煌”党史微视频比赛评审环节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举行。本次比赛以“广东党组织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实践和辉煌成就”为主线,共收到41份参赛作品,经过位评审老师的严格筛选与专业点评,最终评选出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创新性的优秀作品。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中心依托“1+狈”课程,鼓励同学们拍摄“大学生讲思政课”“我心中的思政课”等课程项目,借助省委党史研究室对于举办“第一届广东党史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的平台,形成课程作业、校级党史微视频、省级党史微视频的梯度,进行逐级选拔推选作品。

D:\WeChat\WeChat Files\wxid_4x05oh1g5dzd22\FileStorage\Temp\59296b124c8d1a487b1dab566c082be.jpg

活动背景与意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青年学生对广东党史的了解与认同,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研习社以“微视频”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影像语言挖掘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参赛作品涵盖纪录片、剧情短片、动画等多种形式,既有对广东革命先驱的致敬,也有对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生动记录,更有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创新诠释。

D:\WeChat\WeChat Files\wxid_4x05oh1g5dzd22\FileStorage\Temp\788c7cdc75ca5d7e070c0a82de2a5b3.jpg

评审团队与标准

本次评审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德礼院长、贺志勇副院长、学校党委董慧老师、传艺学部张瑞奇老师、思政理论综合实践中心负责人张枭组成,社团指导老师龚小艳和社团成员在旁观席协助评审。评审团队从主题契合度、叙事逻辑、艺术表现、技术完成度四大维度进行综合评分,强调作品需兼具历史深度与青年视角,同时注重情感共鸣与传播效果。

D:\WeChat\WeChat Files\wxid_4x05oh1g5dzd22\FileStorage\Temp\774a7a637da41f2b5ae25c88aa4cc7d.jpg

作品亮点与创新

历史场景的沉浸式再现部分作品通过实地取景与史料考证,还原了广东党史中的关键节点。例如青年视角的多元表达《徐可生——抗日烽火中的赤子忠魂》,在这个视频里,学生以亲身视角,带领我们穿梭于增城博物馆各展厅,探寻历史文物,感受增城深厚文化底蕴与发展脉络;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一叶阅江楼,半部铁军史》,该视频带我们走进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馆,通过历史照片、珍贵文物等展品,全面展示了叶挺独立团自1925年在肇庆成立后的光辉历程,包括其作为北伐先锋的英勇事迹及对后世的影响,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评审团队指出部分作品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地指导。首先有些作品叙事结构松散少数作品过度追求形式创新,导致历史脉络不清晰。其次是技术处理不足,部分动画作品存在画面粗糙、音效失衡等问题。以及情感共鸣待深化,个别作品对革命先烈的刻画流于表面,需“挖掘更细腻的情感细节,引发观众共鸣”。

D:\WeChat\WeChat Files\wxid_4x05oh1g5dzd22\FileStorage\Temp\05d546988fea13401a90a00e63c762b.jpg

活动反响与未来展望

评审结束后谭德礼院长总结道:“青年学生用镜头语言诠释党史,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思考。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此次党史微视频比赛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竞技场,更是广州华立学院青年学子与红色文脉的深度对话。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用青年语言讲好党史故事,仍需持续探索与实践。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沃土,创新教学形式,拓展传播路径,激发青年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感与使命感。通过多元融合的育人模式,引导青年以青春之声讲好党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终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