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江门校区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
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江门校区学科建设工作,2025年6月13日,广州华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门校区)在四教-1014会议室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讨会,重点研讨了江门校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十五五”规划。参加会议的有教授代表张广森、柳中东、冯明放、李正鸿,以及青年骨干教师代表陈功、任芳、胡亚楠等,会议由胡亚楠主持。
会上,学科带头人张广森教授以“务实奋进 再立新功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综述” 为题,汇报了本学期江门校区学科建设情况,提出了江门校区学科建设“十五五”规划的初步设想。报告围绕落实 “五个注重、五个坚持”办学原则,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一是对标看齐,量化学科现状。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等方面进行学科均衡性对比,呈现学院当前学科建设所处位置。二是提质增效,深化学科任务。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追踪学科前沿动态,分析学科建设成效、课程教学质量、科研平台机制的差距与不足,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三是强基固本,优化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各学科教授代表及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分别从推动学科建设工作中的规划、路径,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主题发言。教师们围绕学科建设中科研团队组建、师资队伍提升、实践教学拓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在科研团队组建方面,应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组建专业团队,以提升科研的组织化程度和创新能力;在科研方向上应凝聚科研力量,拓展科研领域,加强江门地区的华侨爱国奋斗历史,以及江门地区的珠江纵队抗战史和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形成比较优势和特色;在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方面,应加强把江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系列思政课教学案例,运用础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支持学院智慧课程建设。

此次研讨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凝聚了共识。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代表纷纷表示传承广州华立学院的校训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奋斗意识,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做出贡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