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学生第二党支部开展“缅怀先驱传承薪火,锤炼党性凝聚党心”党日活动
为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学习,强化党员党性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广州华立学院教育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学生第二党支部于2025年6月20日开展“缅怀先驱传承薪火,锤炼党性凝聚党心”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党员们踏上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化探寻之旅。出席本次党日活动的有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戴礼祥、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郝原、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员黄深深、教育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陈语萱、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吴皓琳,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务工作者。
首先,党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孙中山故居。在这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中,深入了解了1892至1895年间孙中山先生在此生活、行医和开展革命活动的光辉历程。故居内陈列的每一件珍贵文物、还原的每一处生活场景,都生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通过详实的文字资料、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丰富的实物展陈,党员们系统全面地学习了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伟大一生,深切感受到先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岭南独特的人文风情,进一步加深了对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随后,党员们来到了孙中山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通过“革命历程”“思想体系”“历史贡献”叁大主题展区,党员们系统学习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实践。从1895年广州起义到1911年武昌起义,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护法运动,从联俄联共政策到第一次国共合作,详实的历史文献、珍贵文物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再现了这位革命先驱的伟大一生。在这里,党员们还重点学习了叁民主义思想体系,认识到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主张,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更为后来的革命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党员们深刻体会到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在于其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党员,要传承发扬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理念,将“天下为公”的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紧接着,党员们走进中山市博物馆,聚焦香山地区近代中西文化交汇枢纽的历史地位展开系统考察。展厅内,珍贵的文物、生动的图片、详实的文字,如同一把把钥匙,为党员们打开了了解香山地区的大门。从古朴的陶瓷、青铜器,到近代的工业产物与文化艺术作品,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香山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见证着这片土地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与独特文化。它们不只是历史的留存,更化作强大动力,激励党员们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让香山文化绽放新光彩。
最后,党员们抵达五桂山革命根据地——珠江纵队司令部古氏宗祠。在戴礼祥书记引领下,全体党员面向鲜红旗帜,庄严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誓言回荡,彰显着他们永不褪色的入党初心,坚定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这誓言时刻提醒着党员,要以高标准严于律己,面对困难挑战不退缩、勇向前。工作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奋进;生活中关心帮助群众,将党的宗旨落到实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在古氏宗祠内,珠江纵队事迹文献与实物静静陈列。党员们驻足凝视,仿佛看到见先烈们在极端艰苦中,凭坚定信念与敌殊死搏斗。这些革命文物,既记录着纵队为民族解放的重大贡献,更让党员深切感受先辈的伟大精神。参观中,党员们决心继承传统,把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化作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
至此,教育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学生第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活动,党员们对红色革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深深扎根。为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党员们一致表态,会以革命先烈为标杆,赓续红色血脉,把活动中的所学所感切实转化为奋进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他们将勇挑使命重担,无畏艰难险阻,奋勇向前,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力以赴,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END-
文字:杨馨茹
图片:杨馨茹
排版:陈颖妍
初审:陈颖妍
复审:黄深深
终审:戴礼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