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滨赋能教育变革&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共探教师发展新路径
2025年6月18日15:50,一场聚焦教育前沿的学术盛宴在4-403拉开帷幕。讲座伊始,通识教育学院物理学科带头人郑春龙教授以诚挚的欢迎词拉开序幕,向在场教师全方位介绍兰家诚教授的辉煌履历与深厚学术造诣,迅速点燃大家对讲座内容的期待。广州南方学院兰家诚教授受邀带来《AI背景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分析》专题讲座。通识学院全体教师,以及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等众多教师踊跃参与,现场学习氛围热烈。讲座过程中,教师们专注聆听,目光紧紧跟随兰教授的讲解,手中的手机不时举起,记录下屏幕上的关键信息。

聚焦教学质量,夯实教育发展根基
兰家诚教授的讲座围绕学校教学发展与AI赋能教学两大核心板块展开。在教学发展板块,兰教授着重阐述了学校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构建起的全方位保障体系。以教学评估为核心,学校搭建起覆盖师德修养、业务水平、教学能力与效果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数据库,通过完善学生评教反馈机制,确保教学质量持续优化。
在教学卓越文化建设上,学校以制度建设为依托,完善涵盖教学评估、课题管理、教师培训等系列政策,为教师发展提供清晰指引。通过举办优秀教学奖评选、青年教师教学会讲、微课教学比赛等活动,激发教师教学热情;编撰教师教学案例集、研究成果汇编与入职教师文萃,弘扬先进教学文化,推动高质量“金课”建设。针对青年教师发展,创新建立以职称评审、岗位选聘为驱动的机制,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融入职业发展全过程,为青年教师成长保驾护航。
础滨重塑教育,明晰能力提升方向
在AI赋能教学板块,兰家诚教授结合国内外高校实践案例,展示TPACK整合技术教学框架图、青教赛与OBE教学改革成果图等丰富资料,深入剖析AI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作用。他指出AI技术正推动教学从传统的“经验驱动”迈向“数据智能驱动”。借助“雨课堂AI工作台”等工具,教师能够实现精准化教学;依托北大“问学”平台等,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利用AI一键生成习题等功能,高效整合教学资源,形成完整的“教—学—评”闭环。兰教授强调,青年教师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设计师”转型。
兰教授还提出,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技术与教育素养的融合。青年教师既要熟练掌握DeepSeek大模型、虚拟助教等AI工具,又要深刻理解情感回应、课堂调控等有效教学原则。通过参与AI教学培训,以“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成效”为标准检验技术应用效果。展望未来,人机协同教学将成为常态,全球教育资源共享也将逐步实现,但教师的教育温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能力,是在AI浪潮中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协同创新,擘画教育未来蓝图
此次专题讲座与研讨活动,深度融合前沿AI教育理念、实践工具与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通识教育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优化教学管理体系,深化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完善青年教师发展机制,为培养新时代具有教育情怀和数字素养的卓越教师队伍、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而不懈努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