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育学院任瑞琪老师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精彩报告
2025年5月24日,西子湖畔烟雨朦胧,国际教育信息技术会议(滨颁贰顿鲍滨罢2025)与国际社会科学与人文会议(滨颁厂厂贬2025)在杭州浙江梅地亚宾馆盛大启幕。本次会议汇聚了全球教育技术、社会科学与人文领域的顶尖学者,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跨学科研究与社会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我院应用中文系青年教师任瑞琪受邀参会,并做了以《水浒》为镜鉴的专题报告,在古典文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领域绽放异彩,受到同行专家好评。
任瑞琪老师在24日下午“口头报告”环节,发表《阶序与越界:〈水浒传〉中杨雄与石秀的男性联结》学术报告,以“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的经典情节为切入点,运用法国社会学家马塞尔·莫斯的礼物交换理论,剖解"结义换帖"背后的权力暗流。她从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视角下的友谊政治学概念出发,揭示了官僚杨雄与屠夫石秀“兄弟且曰”中潜伏的阶级裂痕。当论及潘巧云事件引发的血刃盟誓时,更以瓦尔特·本雅明“暴力批判”为理论框架,诠释暴力叙事如何成为消弭身份鸿沟的“投名状”。
任瑞琪老师以清晰的逻辑框架、扎实的文本分析与前沿理论应用,展现了广州华立学院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深度。会后,来自哥伦比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的多位学者就“暴力作为阶级协商工具”的论点展开深入讨论,充分肯定了研究的创新价值与现实启示。
作为广州华立学院教育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任瑞琪老师长期致力于文学、电影学与文艺理论的交叉研究,其成果多次发表于国内外权威期刊,其研究恰如《文心雕龙》所言“观千剑而后识器”,在传统中开新域。此次国际学术亮相,不仅彰显了我院教师队伍的科研实力,也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国际化传播作出积极贡献。学院将持续支持青年教师参与高水平学术交流,助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