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立学院教育学院与江门市蓬江区紫茶中学签约仪式暨教学交流活动圆满落幕
两校携手筑基地&苍产蝉辫;双向赋能启新程
——广州华立学院教育学院与江门市蓬江区紫茶中学签约仪式暨教学交流活动圆满落幕
9月11日,广州华立学院教育学院院长何进军,应用中文系系主任傅莹,专任教师区淑妍、谢鹏程、苗润章与汉语言文学专业48名本科生,来到江门市蓬江区紫茶中学,与该校师生展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教学交流活动。
此次合作是两校首次以“实习基地”形式开展深度合作,标志着校地共建迈入新阶段。本次活动以“深化合作、资源共享、协同育人”为主题,通过听课观摩、专题讲座、签约仪式等形式,推动了两校在教育和教学领域的深度融合。
上午8时,广州华立学院教育学院师生代表准时抵达紫茶中学,紫茶中学行政领导和师生代表热情接待,双方在简洁而温馨的欢迎仪式后,迅速进入当天的核心环节——听课交流。
教育学院院长何进军、中文系主任傅莹、教师区淑妍、谢鹏程、苗润章五位教师带队,与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48名学生走进紫茶中学课堂,深入感受一线教学实践。根据活动安排,教育学院师生被分为四个小组,深入紫茶中学七、八、九叁个年级的课堂,共听取16节不同学科的课程。课程涵盖语文、历史、数学、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听课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认真记录、积极思考,不仅感受到了中学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许多学生表示,这次听课让他们对未来的教师职业有了更真切的体验和更明确的规划。
结束上午的课程观摩后,下午的活动在专题讲座中拉开帷幕。紫茶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又红、副校长蔡丽平、办公室主任梁珍花与教育学院师生齐聚一堂,分享教学心得。
张又红校长作了题为《深耕特色办学路 闪耀紫慧品牌光》的精彩报告。她全面介绍了紫茶中学的办学历史、教育理念和特色课程体系,重点阐述了“紫慧”教育品牌的构建与成效。张校长表示,紫茶中学始终秉持“用热爱做有力量的教育,用情怀做有温度的教育”的教育初心理念,发扬“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团队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致力于打造一所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示范性的高品质、现代化学校。
梁珍花主任以《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作业设计例谈》为主题,分享了她在中学整本书阅读领域的实践与思考。她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推动学生实现从“浅阅读”到“深阅
读”的转变,真正提升阅读能力、思维品质与语文素养。
傅莹教授发言说,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见习,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她将紫茶中学充满人文关怀的办学策略与华立学院应用中文系的发展愿景相类比,高度赞扬紫茶中学在校园文化、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果,并勉励中文学子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不断夯实专业根基、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她希望两校能深度合作、共赴长远、续写新篇。
随后,活动进入庄严而简短的签约环节。在广州华立学院教育学院与紫茶中学双方师生的共同见证下,何进军院长与张又红校长代表两校签署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书》。这一协议的签署,不仅为教育学院学生提供了稳定、优质的实习实践平台,也为紫茶中学注入了高校教学资源和教育前沿理念,有助于构建“高校—中学”联动育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真正实现了“双向赋能、共建共赢”。
签约仪式后,何进军院长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紫茶中学的精心组织和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对紫茶中学特色建设表示高度评价。何院长殷切寄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希望大家珍惜此次一线教学的见习机会,持续夯实学科基础、锤炼教学技能、涵养教育情怀,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温度、有实力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
下午4时,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双方师生齐聚校园,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此次教学交流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两校的合作才刚刚启航。未来双方将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在课程共建、教学研究、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效衔接的新路径,为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教育人才持续赋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