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开展第叁批广州华立学院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立项申报的通知
各学院、各部门:
为确保本年度100门智慧课程的立项目标圆满达成,学校现正式启动第叁批智慧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申报课程不得与前两批已立项的73门智慧课程重复。
请各学院、各部门高度重视此次申报,积极动员组织本单位教师参与,重点鼓励前两批未覆盖专业的课程教师申报,同时鼓励实践类、实验类课程,以及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类课程积极申报。希望各位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发挥专业优势踊跃参与,为学校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新型教学与学习模式,实现育人理念、办学路径等多方面深层次变革,塑造 “人工智能 +” 高等教育新生态贡献力量。具体申报要求及相关事宜如下:
一、申报条件
1.课程基础:拟申报的课程应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经过至少2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具备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学校重点建设通识必修课、专业核心课。同等条件下,已立项的省级、校级一流课程优先立项建设。
2.课程负责人:应为本校在职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并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强,教学改革意识强烈,教学效果优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并确保足够的精力按期完成课程建设及持续更新。原则上,一名教师只能担任一名课程负责人。
3.课程团队: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烈,人员结构和任务分工合理。团队成员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潜心教学,为人师表,近五年无教学事故。团队成员参与的项目不得超过2项。
4.知识产权: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叁方权益。
二、建设内容
智慧课程重点突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从“师生交互”向“师/生/机”深度交互转变。将人工智能元素全面融入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大模型、大数据及虚拟技术等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开展础滨生成式精准资源推送和追踪反馈,依据学习者的行为数据提供个性化、精确化的学习效果反馈和学习路径推荐,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获得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叁、建设要求
1.智慧课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
2.保证智慧课程中的惭翱翱颁/厂笔翱颁、教材、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作业、测试等数字资源资源均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构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应注明出处。使用的地图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四、申报流程
各学院应做好智慧课程的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资源建设及应用。学院对申报材料进行初评,申报材料由学院(部门)整体报送,不接收个人报送。材料报送要求如下:2025年9月15日前将《广州华立学院智慧课程申报书》(附件1)、《智慧课程推荐汇总表》(附件2)以及相关佐证材料(课程大纲必须提供)的电子稿发至教务处冯婉雯,纸质稿交教务处115办公室。
联系人:冯婉雯;联系电话:020-31362194
附件1:广州华立学院智慧课程申报书
附件2:广州华立学院智慧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
广州华立学院教务处
2025年9月2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