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 翰墨润童心,艺绘助振兴
盛夏七月,蝉鸣阵阵。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绿川南粤突击队于2025年7月10日,在广州市增城区大埔围村,开展了一场以“翰墨润童心,艺绘助振兴”为主题的“叁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怀揣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将千年书法的魅力带进田间地头,为当地居民和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
前期准备工作
在大埔围村村委会,绿创南粤团队精心布置了简易的“书法课堂”。他们不仅带来了笔墨纸砚等基础工具,更准备了丰富多样的书法知识讲解和互动体验环节。志愿者们为小朋友们分发毛毡、毛笔、毛边纸以及为小朋友们倒上墨汁。
今天的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的是曹全碑的横竖撇捺,先是以小组为单位分批来到讲台听志愿者详细讲解了曹全碑的用笔,以及隶书的特征“蚕头燕尾”,头部像是蚕的头,尾部尾部像燕子的尾巴一样,结体特征承中间收紧左右舒展,字形扁方,在讲解后为小朋友进行了笔画和例字的示范,接下来让小朋友按照分发的曹全碑原贴来进行练习。
课中指导
志愿者给小朋友们讲解字形结体和用笔线条中的问题,帮助小朋友更好的改正问题和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更好的学习曹全碑。在志愿者的鼓励下,很多在书写中不敢用笔的小朋友也变得大胆起来,敢于在纸上写出自己今天对曹全碑的理解。
课堂总结
书法组的志愿者们为今天曹全碑临摹较好的小朋友和表现优异的小朋友进行鼓励和嘉奖,此举更有利于让小朋友在课上认真听讲,能更好的去认识和学习书法,增强文化自信,做好书法文化的传承人和接力人。
此次书法下乡,不仅是一次文化的输出,更是一次深刻的学习与自我教育。
在服务中深化认知: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乡村并非文化的荒漠,而是孕育着独特的文化生态和朴素的审美需求。将高雅艺术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开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
在传承中坚定信念:亲身体验“教”与“学”的过程,队员们对书法艺术蕴含的哲理(如中正平和、刚柔并济)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守护中华文化根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青春责任。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活动策划、物资准备,到现场教学、沟通协调,队员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都得到了极大锻炼。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学员”,如何因材施教,考验着队员们的智慧和耐心。
用户登录